9月8日,“涿鹿对话”——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在张家口市涿鹿县举行。活动以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题,通过多位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、经验分享以及与会嘉宾的实地探访考察,为扎实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提供学术支持牛来乐,从而深化涿鹿历史文化研究利用,打造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寻根研学特色品牌。
涿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牛来乐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五千年前,中华民族人文先祖炎帝、黄帝、蚩尤在此风云际会,角逐争雄。涿鹿县现存黄帝城、黄帝泉、釜山、桥山、阪泉、炎帝营、蚩尤寨、蚩尤泉等遗址遗迹20多处,出土了大量石器、陶器等文物,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、民间传说和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。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和文化交流,涿鹿已成为探源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文化标识地,“涿鹿对话”也成为河北省推进历史研究、讲好“涿鹿故事”、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。
在主旨演讲环节,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兵依托史料文献记载,详细回顾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,并从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学科角度深刻阐释黄帝文化的贡献、传播和影响,以及合符文化的重要意义,提出涿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这一鲜明论点。《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》执行总编顾家成以“教旅融合与研学旅游”为主题,系统讲解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实践成果,为涿鹿发展研学旅游把脉引航。来自河南新郑、陕西黄陵、湖北随州、甘肃清水、贵州丹寨等多地文化代表受邀而来,他们携带着各具地域特色的炎帝黄帝蚩尤文化传承成果,共赴这场文化之约,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道。
展开剩余36%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展体验式研学活动提供了诸多可能。在此次“涿鹿对话”活动期间牛来乐,“百位校长+百家研学机构走进涿鹿”同步启动,“千古文明开涿鹿・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寻根研学”首发团亦开启旅程。全国多地研学机构代表、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及德国、土耳其、哈萨克斯坦等国留学生,先后打卡中华三祖堂、轩辕湖、中华合符坛、涿鹿博物馆等景点,于饱览壮美风光、探寻历史遗迹、聆听古老故事中,读懂涿鹿的历史底蕴,感受“千古文明开涿鹿”的独特魅力。
涿鹿县将以寻根特色研学旅游为抓手,充分整合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,培引研学主体,丰富研学产品,积极构建“一心领航、三带辐射、多点支撑”的研学旅游发展格局,大力传承发展特色历史文化,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。
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河北省社会科学院、张家口市政府主办,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涿鹿县委、县政府承办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李如意牛来乐
发布于:北京市熊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